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集成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增强文化的传播力、吸引力、感染力”。《意见》言简意赅地指明了当今文化和科技融合的重点与方向。
达·芬奇曾说过:艺术借助于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飞。从某种角度看,人类文化发展史就是一部文化和科技不断融合的历史。从绘画到摄影再到电影,从造纸术到打印机再到互联网,技术始终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
著名历史学家威廉·麦克高希认为“人类文明的界定是以传播媒介为前提的”,并以“文化技术”为参考,重新界定了世界文明史,将其划分为表意文字、音标字母、印刷技术、电子影像以及计算机或数字技术等五个阶段。
技术革命深刻影响着文化发展过程。从人类历史看,三次大的科技创新带来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的革命性变化。第一次是印刷技术的出现,关键技术是铅活字印刷、卷筒纸轮转铅印机及自动铸排机等印刷技术和排版技术创新,带来了图书出版业、报刊业、广告业、新闻业等文化业态的出现。
第二次是电讯技术的出现,关键技术是留声机、无线电通信、激光照排、光纤通信、卫星电视、彩色电视、CD、DVD、磁带录像技术等创新,催生出电影业、电视业、广播业、唱片业等视听文化业态。
第三次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关键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创新,带来了网络视听、网络游戏、网络新闻、网络文学等新业态风起云涌。
目前,新一轮数字集成技术创新成为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特点。
扩展现实、人工智能、5G、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共同构成了推动文化创新的技术矩阵。其中,扩展现实极大地提升了文化的表现力,人工智能促进了文化体验的交互性,5G连接起海量的文化数据资源,大数据实现文化内容的图谱化和可视化,物联网使文化场景更具感知力。
数字技术矩阵的灵活组合,能够形成不同的创新应用场景,深刻改变着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方式,极大地增强了文化的传播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数字集成技术创新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全息呈现、数字孪生、多语言交互、高逼真等数字集成技术,注重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带给人们全新的数字化感知,极具沉浸感和体验感。数字集成技术不仅在虚拟世界创造出数字形象,而且能够将想象中的画面投射至现实世界中。
比如,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破冰而出的冰雪五环、60米高的冰瀑、500名演员与雪花共舞等视觉奇观,带给观众强烈的感官冲击。
“冰立方”内部是360度无死角LED显示屏,随着冰立方上部顶盖的下翻,配合着激光的“雕刻”,底部的五环缓缓上升,冰立方四面的LED屏一边缓缓下降,一边播放冰渣四溅的三维视觉效果,三方面完美配合,就形成了五环被一点点“雕刻”出来的视觉效果。
这场视觉盛宴的背后是全息技术、5G、裸眼3D、三维仿真、人工智能、运动追踪等技术的集成应用。
作为融合3D建模、虚拟仿真、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多种技术于一体的复合技术,数字孪生技术广泛运用于生产生活各个领域,包括展览展示等文化活动中。数字孪生技术打破了时空限制,再现和复原历史遗迹和历史空间,为观众提供跨越历史、融通古今的感受。
博物馆、展览会通过声光电的配合,与数字艺术互动装置的加持,为参观者打造沉浸式的视听体验,赋予传统文化新生,让文物真真正正地“活”起来。
比如,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创新打造了500平方米的环形数字展馆、720°沉浸式场景交互剧场,采用了全息投影、互动投影、虚拟现实、三维立体等多种方式,让观众置身于虚拟的“真实场景”中,感受运河两岸的城市和乡村风景。
又如,2021年“发现·北京中轴线”展览,综合应用全息数控影像、联动720度环幕、空间定位声场等多种数字技术。
公众可以在展览中通过VR互动,登临虚拟的中轴线北端钟鼓楼远眺南北中轴线,并且通过50余张数字卫星照片直观感受北京中轴线与北京城市空间的共同发展与变迁。
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的深度融合,再造了文化生产流程和生产方式,催生了虚拟人、云游戏、NFT数字藏品等新的文化业态和新模式。比如,虚拟主播、虚拟主持人、虚拟员工等被广泛应用于不同场景。虚拟人是通过计算机图形学、图形渲染、动作捕捉、深度学习、语音合成等技术,打造出的具备数字化外形的虚拟人物,是多重技术的集合。
比如,虚拟歌手洛天依登上冬奥舞台演唱歌曲,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成为第一位登上奥运舞台的中国虚拟歌手。又如,备受粉丝追捧的“初音未来”拥有优美的人物造型,极具辨识度的嗓音,能互动甚至还能开直播演唱会。
在数字时代,由XR、面部识别、动作捕捉、空间定位、多点触控技术等构成的交互技术在文博场馆、演艺场所等线下文化设施中得到广泛应用,旨在激发受众兴趣,引导受众参与和互动。
比如,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运用交互技术将参观者的面部表情与馆藏艺术品进行匹配,增进参观者与艺术品的联系。谷歌艺术与文化项目运用3D可视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各类互动小游戏,如街头画廊、艺术自拍等,吸引用户参与。以街头画廊为例,用户可以在全球10个城市的虚拟场景中,设置自己喜欢的画作,有效提升了文化体验。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文化信息的传输速度不断加快,人们获取文化内容的渠道也更加广泛,这就对文化传播精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北京市石景山区推出了以石景山文化E站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大数据平台,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客流量、活动量、群体情绪、月度最受欢迎排行等文化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分析和可视化,大大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精准度。截至2021年8月末,石景山文E系统用户近40万,受到了当地居民的高度认可,也为线下的公共文化服务场馆积聚了人气。
数字集成技术在推动文化创新方面展现了极为广阔的前景,也成为提升国家文化竞争力的制高点。
以TeamLab为例,TeamLab是一家世界著名的数字集成艺术团队,致力于通过团队创作探索艺术、科学、技术、设计以及自然界的交汇点。该团队成员包括艺术家、程序员、工程师、CG动画师、数学家、建筑师等多个领域的专家。TeamLab擅长借助全息投影、装置艺术、算法影像以及XR等数字技术,打造光影交织的艺术互动空间,最大限度地调动观众的感官体验。
令人欣喜的是,我国在数字技术与文化融合领域也涌现出许多极具潜力的新兴企业。2021年,腾讯研究院和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联合开展了文化和科技融合研究。同时,征集、遴选了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前沿性案例,展现了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多元场景和创新成果。从一个层面反映了我国企业在运用数字集成技术促进文化创新领域蓬勃发展的势头。
值得一提的是,数字技术与文化融合并没有改变文化是灵魂、内容为王的基本事实。数字集成技术只有和优质文化创意相结合,才能产生有持久吸引力、感染力的文化产品。因此,与优质文化内容企业结合,成为许多科技型企业的选择。
如火爆出圈的《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它的成功不仅仅是震撼酷炫的视听效果,更是背后深厚文化的支撑。56个格子空间,56个不同世界,它以黄河文明为创作根基,以沉浸式戏剧艺术为手法,以独特的“幻城”建筑为载体,用全新的观演模式,从时间到空间,从静态到动态,从景观到戏剧,全部的灯光设计通过多维度思考与创作,多次跨专业协调与融合,讲述关于“土地、粮食、传承”的故事,映射岁月在土地上的沉淀,带给大家沉浸式的光感体验,创造立体观感的戏剧效果。
可以预计,随着《意见》的实施,数字集成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文化和科技融合程度将不断加深,在增强文化传播力、吸引力、感染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